生物燃料是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源,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。生物质主要指薪柴、农林作物、农作物残渣、动物粪便等。地球上的植物每年生产的生物燃料量,相当于目前人类每年消耗矿能的20倍。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利用粮食、甘蔗秆等高能植物制造燃料酒精、生物柴油等。目前世界广为流行的生物燃料主要是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。
随着燃料价格的上扬和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,生物燃料产业在近年得到了飞速发展。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到底会对全球食品价格、农业生产等产生怎么样的影响?是目前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。本文将在介绍国外生物能源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,探讨其对食品价格、能源结构、国际农产品贸易以及环境等产生的影响。
以前阻碍生物燃料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其价格比较高,导致生物燃料很难打开市场。一旦技术成熟,成本降低,生物燃料将会以不可抵挡之势在全球范围内扩散,世界能源结构的改变趋势将不可逆转。目前,巴西乙醇售价折合成油价约25美元/捅,远低于原油价格。在美国和西欧,因农作物产量低和工人工资高等原因,乙醇和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在50美元/桶左右,也低于目前的原油价格。另外,美欧对生产生物燃料提供政府补贴,刺激了生物燃料的生产。
目前,世界上已有约45个国家将发展植物柴油列入本国替代能源发展计划。据联合国能源机构调查,过去10年,全世界用于发展植物柴油方面的科研支出达55亿美元,年均增长12.5%。专家认为,如果可以实现完全转化,目前全世界植物生物质能源(主要是森林)每年生长量相当于600亿-800亿t石油,为全球石油开采量的20-27倍。50年后“能源植物”将改变地球的能源结构。